公司首页

公司文库

公司图库

公司商城

公司视频

本站留言

回顾旧版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省青神县云华竹旅有限责任公司 >> 文章中心 >> 竹艺文化 >> 竹文传承 >> 正文
        ★★★★||【字体:





从马王堆看中国汉代的"竹子文明" 竹子与汉代人们的经济生活息息相关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03-25 02:16:38
载入中…
 

   2.汉代文化生活里的竹
  竹子与汉代人们的文化生活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马王堆出土文物中,有关文化生活的竹制品非常丰富多彩,涉及竹筒,乐器,乐舞俑,体育等。

  竹筒是所有出土竹制品中数量最多的,约623枚。内容主要有《遗策》、《十问》、《天下至道谈》、《杂禁方》等。同时还记载了随葬品的清单等。竹简是中化民族古代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在纸出现前后的一段时期,竹简是最重要的书写材料,流行于战国,西汉到魏晋升时期。马王堆出土竹简长27.4-27.9㎝,颜色浅黄,皮色灰绿。因此,要写成一篇文章或一部书。通常要用许多支竹简。为了不致散乱,也为了新闻记者的方便,当文章或书写成之后,就要用丝绳工者皮带,按文安的先后次序将竹简编辑起来。这种编就的竹简就称为"韦编"。竹简被篇成卷后,称为竹书,由于竹简容字少,体积大,所以书写,携带都不方便。如传闻孔子在阅读《周易》时,曾先后将用牛皮丝带编者按在成的竹书,翻断过3次,据说当年的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公文,以一石(520秦斤,约合现代25㎏以上)为度。西汉时,著旬的滑稽书生东方朔,曾写过一篇秦章给汉武帝,共用竹简3000多支,由两位大汉才抬进宫去竹书笨拙与沉重可见一斑。

  讲到竹简,就必须提及古代的笔。中国古代书写以使用毛笔为主。据考证,毛笔的使用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但今天能看到最早的笔的实物分别是湖南长左竹质。马王堆蝇未出土笔,但书写工具毫无疑问是毛笔。东汉蔡邕的《笔赋》是最早对毛笔形制加以描述的:"削文竹以为管。加漆丝之缠束,形调抟以直端"。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和甘肃武威磨嘴山东涨墓也曾分别出土两枝毛笔,如前者一支长24.9㎝,竹管细捷,笔头尚有墨迹,笔锋圆健,有笔筒。另一支长24.8㎝,直径0.3㎝,笔杆为竹质,笔尾削尖,下端略粗,直径0.5㎝,有笔腔,笔毛已朽。出土时笔杆插于笔套里。笔套为竹质,一端为竹节,一端打通,长端削尖,一端有笔腔,直径1.5㎝,可以把整支笔都放进去。后者竹质实心笔杆,长20.9㎝,直径0.7㎝,一端削尖,一端有笔腔,直径0.6㎝。笔毫已无。笔腔外缠有细丝,涂有漆汁,并刻有"史虎作"3字。

  竹筒和毛笔的发明和创造,为汉字字体从甲骨文演变为篆书奠定了物质基础,因而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备受注目的文化现象之一。竹字头的文字也以6个增加到了152个。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这152个竹字头进行了全面解说。据统计,这些文字主要涉及专业述语、生产工具、生活工具、文化和政治五个大类,分别约有25个字,36个字,43个字,35个字,13个字,文化类中乐器有15个,政治类中兵器有9个,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汉时期竹子的繁荣。其用途主要体现在竹编,竹简,竹制乐器,弓箭等四个方面。

  竹制乐器是马王堆出土竹制品中最为精彩的。竽对中国人来讲,并不陌生,特别是那个"滥竽充数"的故事已使竽近乎家喻户晓。竽是一种高级的管乐器,在春秋,战国时期曾颇为流行,甚至齐宣王使人吹竽必须要300个同时吹,这才使得南郭处士得以混迹其间,而当齐泯公继位后,喜好一个人吹竽,南郭处士也只好逃之夭夭了。汉代,竽仍然被大量用来演奏,马王堆1号墓和2号墓中均出土有竽。这两件竽,形制大小基本相同,均属西汉早期。竽通高78㎝,由竽斗,竽管,竽簧组成。竽斗木制髹色漆,斗上凿26个斗眼,分两排,每排11个斗眼,两排之间内侧还有4个斗眼。竽管有单管和折叠管两种,均竹制,单管22根,管径约8㎜,长短不一,最长78㎝,最短14㎝。分别安插在22个斗眼上,并用篾箍加固,最长管插在正中间,两侧管长度依次递减。每根竽管的下端都有簧片,大小不一,长1.3-2.35㎝,竹皮制成,簧片上端多粘有"点簧",用以调整簧片振动的频率,控制音高,竽嘴木制,接在斗前侧正中,长28㎝。

  虽然马王堆1号墓漆竽为明器,但并非一切皆昌率,与之同时出土的竟然还有一套用于调音的竽律管,只不过也是明器罢了。这套竽律管共由长短不一的12支管组成,长10㎝-17.65㎝,它们均由刮去表皮的竹管制上部墨书十二律吕--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和应钟的名称,出土时放置在由乘云犭和黄绢颖制而成的竽律衣的12个筒形袋内,因系明器,其放入墓室时有的顺序错置,有的甚至连律名都出现误标现象。经实测,一些竽律长的长度和高音均不符合实际要求,大多数律管都超过了实际的长度。尽管如此,它是目前发现的惟一一套完整的汉代律管。

  以笛为代表的单管乐器制作简单,携带方便,长期以来一直深爱国人的喜爱。它在中国起源很早,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就曾发现有七孔的骨笛。因孔数的多寡不同及吹奏方式的区别,中国古代的单管乐器有龠,笛、孤和虎的区别,如笛属直吹的多孔乐器,虎则为横吹的多孔乐器。虎以竹制作,以吹孔上置翘而富牲,管上面所设的指孔多寡不一,少的6孔,多的达10孔,尚未处于定型阶段。如《尔雅·释乐》郭注:虎,以竹为主。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一寸三分,名翘,横吹之。小者尺二寸。《广雅》云:八孔。马王堆3号墓出土有两件竹虎,对研究虎类乐器的发展演变有重要价值。这两件虎同出于一件漆方奁内,出土时被卷在竹简的中心。它们皆以竹管制成,一件长24.6㎝,另一件长21.2㎝,糨们上端保留有竹节,一端中空;一面被削平,上凿出大小不同,间距不等的36个洞眼,另一面近中部亦凿有一洞眼,近竹节处则设一长方形吹口。它们与东汉蔡邕《月令章句》中的虎六孔,有距等载大体吻合。
博即博《说文解字·竹部》博,局戏也,六箸十二棋也,古者乌曹作博。在各种下棋娱乐中,博戏出现最早。秦汉时期博戏已极为流行。马王堆3号墓出土了最具代表性的整套投骰博具。这套博具放置在漆盒内,由局,棋,箸,骰等组成。其中有长竹箸12支,短竹箸30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推荐

最新热门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本站公告

      

      没有公告

    网 站 统 计
    文章中心:111 篇文章
    公司图片:216 组图片
    公司商城:460 个商品
    公司视频:9 部影视
    通知公告:1 个文章
    注册会员:1位
    用 户 排 行
    名次用户名文章数
    1admin345
    最 新 调 查
            共建美好未来,请君真诚投票!
    网站服务需改进
    网站风格需改进
    网站栏目需改进
    网站内容需充实
    产品质量很可靠
    产品质量需提高
    产品更新速度快
    产品更新速度慢

      
      

    友情连接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版权所有:四川省青神县云华竹旅有限公司 青神竹艺城copyright©2007-2008 创始人:陈云华 总经理:陈岚

    电话: 86-028-38850168 传真:86-028-38850115 邮编:620460 邮箱:cyh@zgzyc.cn 站长:陈岚